中国裁军大使傅聪在联大一委和四委外空联席会议上的发言 |
2015-10-28 10:42 |
主席先生, 首先,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对你就任首次一委四委联席会议主席表示祝贺。我相信,在你的有力领导下,本次会议将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会议是根据2013年联合国“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政府专家组报告建议、去年联大决议授权召开,体现了随着外空应用的深入发展,影响外空安全的因素日益多元,国际社会对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不断趋于全面。相信通过此次联席会议,各国对如何应对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能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并达成更多的共识。 正如联合国政府专家组报告指出,目前外空有1000多颗在轨卫星,60多个国家积极开展空间活动,任何一国空间活动都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在外空活动中实施适当、可行的透明建立信任措施,对维护外空安全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方一贯重视联大有关工作,是“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传统决议主提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政府专家组工作,就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提出了许多建议,为专家组报告的达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满意的注意到,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及其下设委员会作为负责和平利用外空活动的主要机构,多年来在维护外空安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深入推进外空现有法律文书和原则的执行落实,达成有关减缓空间碎片的指南,并成立专门工作组讨论“外空长期可持续问题”。这对于规范外空活动,保障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权利,保护外空环境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中方建设性地参与了联合国外空委及其下设委员会的所有工作,认真履行了包括发射登记、碎片减缓等在内的各项义务,承担了作为空间活动国家应尽的责任。 主席先生, 我们讨论外空安全与可持续利用,一定要全面认识外空安全面临的威胁。必须要看到,一方面,随着外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空间环境恶化、空间拥挤和空间碎片给外空发展带来的问题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外空战略地位凸显,外空武器化趋势明显增强,对外空安全和国际战略格局影响日益显现。这是外空安全和可持续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谈判达成一项新的外空军控法律文书,弥补现有外空法律体系的不足,确保外空完全用于和平目的,是维护外空安全、确保外空利用长期可持续的根本出路。 我们召开今天的会议,既要促进联大负责外空安全不同领域工作机制间的联系与合作,更要对外空安全与可持续利用形成全面的认识。中方认为各国应达成以下几方面共识: 第一,确保外空的和平性质,是实现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 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通过谈判达成多边外空军控条约。中国和俄罗斯于2008年联合向裁谈会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并于去年6月提交了更新案文。此后,一些国家对条约草案提出了评论和建议。中俄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外空形势发展于今年九月向裁谈会提交工作文件,对一些国家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反馈。中方呼吁各方继续扩大共识,以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对中俄草案开展讨论,尽早启动多边外空军控条约谈判,从根本上确保外空和平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利用。 第二,外空透明和建立信任措施作为军控法律文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外空透明和建立信任措施有助于增进政治互信,适当、可行的透明建立信任措施对于增进互信、减少误判、规范外空活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成为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进程的补充,甚至可以构成未来外空条约核查的基础。在此方面,联合国2013年政府专家组报告客观评估了外空安全形势,就各国外空活动中可以采取的透明建立信任措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值得各国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予以落实。但需要强调的是,各国外空能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对透明和建立信任措施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和关切,有关多边讨论必须平等、公开,充分考虑各国发展差异,才能确保这些措施得到顺利、有效落实。 第三,务实推动和平利用外空国际合作,是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 外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外空发展成果理应由全人类共享。主要空间大国有责任提供空间公共产品,帮助空间能力有限或尚未进入外空的国家共享空间“红利”。中国已与30个国家签署了97项双边航天合作协议,为10余个国家发射了卫星,并努力推动北斗导航系统的国际应用。中国还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框架下,积极开展区域空间合作,有效提升了组织及其成员国卫星遥感应用能力,减轻亚太地区自然灾害风险与损失。中方愿继续扩大和深化和平利用外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营造一个平等、公正,互利共赢的空间发展环境。 主席先生, 人类开展外空活动以来,联合国一直高度重视外空的安全与和平利用问题,联大一委、四委多年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一委和四委召开联席会议是个好的开始。中方希望,联系会议能够推动联合国框架下外空工作机制间的沟通与协调,深化国际社会对外空问题的全面认识,并探讨共同应对外空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面临挑战的妥善解决办法。中方愿为此做出积极努力。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