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English
  首页 > 会议与发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陈明参赞在第64届联大二委关于议题50“信息和通信技术促进发展”的发言

2009-10-28 18:00

  (2009年10月28日,纽约)

  主席先生: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代表团支持苏丹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所做的发言。

  中国代表团认真阅读了秘书长关于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落实情况的报告,满意地注意到,在联合国系统、各成员国和各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数字鸿沟在许多方面继续缩小,世界50%以上的人口已经获得某种程度的连接,80%至90%的人口现已生活在某种蜂窝网的覆盖范围内。

  在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靠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信息通信技术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支撑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了从电报网发展到电话网、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国内网到国际网、从语音网到信息网的一次次跨越。我国已经建成了容量大、层次高、技术先进、功能多样、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构架。截止2008年底,网民规模达到2.98亿,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2.7亿;网站总数287.8万个。近来,依托3G网络的新技术的应用层出不穷,如手机电视、可视电话、高速上网、移动商务。今后三年,我国的运营商们将投入4500亿元人民币(约折650亿美元),各自发展5000-8000万用户,带动上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未来三年是3G在我国发展的良好时机。”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我国的通信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主席先生,

  虽然近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积极趋势,数字鸿沟在逐步缩小,但仍存在着众多挑战。发展中国家平均因特网用户仅占人口的12%,远低于23.6%的世界平均水平。国家之间、城市与边远乡村的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普及和可支付能力仍存在着天壤之别。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截止2007年6月底,农村网民规模达3741万人,而同期城镇网民规模为1.25亿人,农村网民人数仅是城镇的29.9%。当数字鸿沟尚未彻底填平,新的“宽带鸿沟”却已经产生。2006年发展中国家宽带用户仅占世界宽带用户的35%, 而非洲所占不足1%。我国的边远地区目前只能收看1-3频道的电视节目,少数行政村至今没有通电话,而农村基本家家通电话的目标预计要到2020年才能实现,对这些地区而言,短期内实现宽带连接还只是一种梦幻。

  综上所述,在贯彻和落实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成果,建立一个以人为本、面向发展和包容性的信息社会方面,国际社会和所有的利益攸关方尚任重道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l、加强合作,缩小任何形式的鸿沟。众所周知,影响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必要的资金和可负担得起的技术。我们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力度;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作用。

  2、普及与研发并举。在众多贫穷和边远地区,最基本的通信设施建设,如电话、电视,仍旧是发展的优先事项。要动员所有的利益攸关方参与其中,既要普及新技术,又要研发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技术。比如在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地区,较适宜发展卫星通信技术。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地方特点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道路。

  3、增强互信,共同维护信息安全。当少数地区基本通信尚未实现,其他地区却频频拉响信息安全警报,黑客逍遥法外,国家间相互指责。国际社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维护机制,确保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和网络的正常运转。国家间要增强互信,互相尊重对方的网络安全和权益;完善立法,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黑客行为。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繁荣、安全、惠及所有人的信息社会。

  谢谢主席先生。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