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姚文龙公参在2008年经社理事会实质性会议关于议题6(b)《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工作的审议和协调的发言 |
2008-07-25 00:00 |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认真听取了迪亚拉副秘书长所作的议题介绍,赞同安提瓜和巴布达代表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所作的发言,并感谢秘书长为本议题准备的全面翔实的报告。 主席先生, 中方高兴地注意到,近年来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表现良好,卫生和教育领域的社会发展进步明显,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有望在2010年前实现《行动纲领》设定的增长和投资方面的目标。我们认为,这不仅体现了最不发达国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发展努力,也证明了国际社会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措施的初见成效。 但是,最不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脆弱性并未获得根本改善。特别是近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全球通胀压力明显,粮油价格高企,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具不确定性,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发展挑战更加严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47个为低收入缺粮国,20个为粮食危机国。粮价高涨将严重侵蚀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使相当一部分人口返贫,甚至可能导致政局不稳和社会动乱。同时,最不发达国家对石油价格攀升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承受能力严重不足,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十分严重。 主席先生, 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协调一致的国际努力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其国际责任,结合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增加发展援助。发展援助是最不发达国家不可或缺的发展资金来源。但令人不安的是,2007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总额比上年减少8.4%。扣除债务减免和紧急援助后,最不发达国家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不足以支持其实现《行动纲领》设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鉴此,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早日实现其将国民总收入的0.15—0.2%用于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的承诺,并充分考虑受援国的发展需要,确保资金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二、着力应对粮食危机。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粮食危机中受创尤深。短期内,国际社会应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的力度,缓解粮价上涨对其造成的冲击和影响。长期内,国际社会应着力削减扭曲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巨额农业补贴和贸易保护措施,大幅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积极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其粮食自给自足能力。 三、不断扩大贸易优惠。国际贸易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长期以来,49个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到1%,出口商品结构单一,扣除石油等初级产品后的贸易份额更是大幅缩小。鉴此,国际社会应不断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免关税免配额产品的范围,发达国家应尽快落实给予最不发达国家至少占全部税号97%的产品免关税免配额待遇的承诺,并切实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对其具有实质性贸易利益的产品的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入待遇。 主席先生, 中国深切理解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困境,坚定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努力,积极参与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合作,切实履行《行动纲领》中的有关承诺。1950年至今,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援建了大量项目、培训人员10万多名,最不发达国家便是主要受益者。近年来,我们按照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宣布的五项举措,围绕中非合作论坛的各项成果,在债务减免、贸易优惠、人员培训、技术合作等各个领域,全面加强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各项支持措施,努力使中国的发展惠及最不发达国家。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积极落实《行动纲领》的有关承诺,深化与最不发达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为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