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在联合国发起支持中国汶川地震灾区早期恢复呼吁会议上的讲话 |
2008-07-25 00:00 |
卡默尔·德尔维斯署长先生, 首先,我愿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发起支持中国汶川地震灾区早期恢复的呼吁表示感谢。 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特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震级达8级,最大烈度达11度, 余震累计发生1.3万多次。截至7月17日,因灾死亡69197人、失踪18237人、受伤37万多人,受灾人口达4600多万;倒塌房屋796.1万间,受灾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涉及10个省(市)417个县。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组织救援工作。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从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地震监测、卫生防疫、宣传、生产恢复、水利、社会治安、基础设施保障和灾后重建九个方面全面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方克服重重困难,在第一时间救治伤员,紧急转移安置被困群众;用最短的时间打通交通线,恢复通讯和电网,化解堰塞湖等重大次生灾害险情,并及时组织灾区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确保灾区社会安定,人心稳定。 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为应急抢险和灾后的恢复重建两方面的需要首先拨付了抢险救灾资金250亿元(约36.5亿美元),安排了本年度恢复重建资金700亿元(约102亿美元),明后年还将继续做出安排。截至7月15日,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 .59亿元(约86亿美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约78亿美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约8亿美元)。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约170个国家、2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向中方提供了援助。 联合国以最快速度从中央紧急应对基金向中方提供了8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潘基文秘书长于5月24日亲赴灾区走访慰问,支持并赞扬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联合国有关组织和机构纷纷向中国灾区紧急调拨了帐篷、医疗设备、净水设备、食品等物资,援助总额达1700万美元。来自各方的慰问和支援充分体现了人类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有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系统和国际社会为“5.12”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7月3日,中国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整个灾后重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我们将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我们将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的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对中国实施庞大的灾后重建计划的一种补充和支持,中方赞赏联合国就支持汶川地震的早期恢复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中方将与联合国密切配合,使联合国的援助与中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益。 谢谢署长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