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白永洁参赞在第63届联大二委关于议题47(b):国际金融体制与发展、47(c):外债与发展和47(d):商品的发言 |
2008-10-13 18:11 |
(2008年10月13日,纽约)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支持安提瓜和巴布达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所作的发言。 关于议题47(b)国际金融体制与发展 当前,金融动荡愈演愈烈,危机四伏。金融危机从高度发达的国家产生,向全球蔓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不能幸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现有国际金融体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变革。此外,能源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形势令人担忧。 国际社会应从相互依存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与合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并加快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塑造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框架。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充分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效应对世界金融领域的新挑战,特别是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减少他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今年上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和代表性方面率先迈出了积极步伐,中方对此表示欢迎。份额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基金组织保持改革动力,逐步完善份额调整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中方希望基金组织进一步在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政策监督,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风险的监控和预警,推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妥善处理金融动荡,防范金融危机。 近年来,世界银行任命了发展中国家人选出任一些高级职务,并加大了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投入,这是个积极态势。中方希望世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发展中国家发言权,并动员更多发展资源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关于议题47(c)外债与发展 债务问题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妥善解决债务问题,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是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原因。国际社会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真正的帮助,使其彻底摆脱债务恶性循环,实现经济发展。特别是作为主要债权方的发达国家应积极落实有关承诺,扩大援助规模,加大减债力度,提高发展中国家资金净流入。有关国际和区域金融机构应坚持非政治化原则,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有关援助与减债应尊重受援国的主导权,与受援国发展战略相结合。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将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环境,国际社会应高度重视,避免此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产生大的冲击。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方一贯重视债务问题,并在南南合作范围内做出巨大努力,减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和2006年两次宣布减免有关国家债务。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也宣布,中国将免除有关最不发达国家2008年底对华到期未还的无息贷款。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区域组织的减债行动。中方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在充分尊重受援国需求和主导权的基础上提供的,主要着眼于弥补有关国家资金不足的情况,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中方愿继续与各国就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问题加强交流与沟通,为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关于议题47(d)商品 商品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都高度依赖商品出口,2002年以来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其经济增长、发展筹资和扩大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帮助依赖商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生产多样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依然剧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依然严重依赖一种或几种商品的出口。特别是2007年以来,石油和粮食价格暴涨给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粮油价格的暴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应将其片面归咎于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上升,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态度。国际社会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对话协调,着力削减扭曲贸易的农产品补贴,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恢复并尽快达成体现发展主题的一揽子协议,以此为基础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商品贸易秩序,避免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中方赞赏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二届大会就商品问题取得的成果和共识,支持贸发会议等国际机构进一步加强在商品领域的政策分析和研究工作。 谢谢主席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