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中国与联合国 > 社会和人权 > 公共卫生
刘振民大使在第64届联大关于全球卫生和外交政策(议题123)的发言

2009-12-10 19:16
 

  2O09年12月10日,纽约

主席先生,

  中国代表团欢迎秘书长在此议题下提交的报告。我们欢迎联大就“全球卫生和外交政策”议题举行辩论会。

(摄影:新华社 申宏)

  过去一年来,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各国卫生部门面临资金投入减少、供求矛盾加剧等系列困难。与此同时,甲型H1N1流感继续在全球广泛蔓延,直接威胁公众健康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联大再次围绕“全球卫生和外交政策”展开一般性辩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代表团愿发表以下看法:

  一、坚持合作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突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国际社会应凝聚力量,携手合作,加强信息、技术和防控经验共享,共同遏制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重大传染病在全球的传播。

  二、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的支持。千年发展目标的三项具体指标与卫生直接相关。目前,发展中国家实现卫生领域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特别是在改善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方面的情况令人担忧。发达国家应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卫生领域的支持和援助,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增强抵御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能力。

  三、建立稳固的公共卫生体系。稳固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应对各种新发、突发传染性疫情的有力保障,也是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各国要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尽量减少危机对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要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参与,扩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主席先生,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由当初的3670个增加到今天的27.8万个,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增加到目前的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OO/10万降低到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O‰降低到14.9‰,并提前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关于降低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防治疟疾等方面的指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拉动内需和保障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启动实施了新一轮卫生改革方案,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85OO亿元人民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到2O11年实现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这一举措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消费预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主席先生,

  中国积极参与卫生领域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广范围的联系。今年,中国先后主办了经社理事会年度部长级审议亚太地区筹备会和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促进健康素养”和“流感大流行的公共卫生政策”的主题深入交流了经验。中国还于今年7月参加了经社理事会关于落实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目标和承诺的年度部长级审议国家自愿陈述。中国政府还通过培训人才、派遣医疗队、援建医院、无偿提供药品等方式,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席先生,

  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有力、有序、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并抓紧研究和开发疫苗。疫情目前未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大的冲击,社会生产和公众生活秩序正常,防控工作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政府在防控过程中与国际社会密切沟通,根据国际惯例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方法,并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将继续毫不松懈地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学校、社区、乡镇的重点防控,加紧对易感和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病例。同时,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增强公众防护意识,做好应对疫情可能发生变化的充分准备,为维护人民健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谢谢主席先生。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