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English
  首页 > 会议与发言
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大使在埃博拉疫区重建与社会发展问题边会上的致辞

2018-01-30 10:31

亲爱的同事们,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危急时刻,国际社会团结一致,与西非国家守望相助,共同打赢了抗击埃博拉疫情的艰难战役。

  为避免悲剧重演,国际社会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历史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全面审视这场危机。因此,我们举办此次边会十分重要。结合中国参与抗击疫情和重建工作的经验,我愿发表以下看法:

  一是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继续支持西非国家重建。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协调作用,加强团结协作,继续支持西非国家重建,充分动员民间社会和当地社区参与,增强当地社会韧性和“造血”能力。

  二是要强化系统思维,全面综合施策。我们应统筹考虑预防、救治、重建等各阶段工作,帮助西非国家建立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治体系。既要加强对医院和实验室等“硬件”的投入,也要从提高防范意识、完善应急机制、开展疫后心理辅导等方面实现“软件”的升级。

  三是要夯实重建基础,支持非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重建的根基和保障。国际社会应帮助非洲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盟《2063年议程》,努力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卫生和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确保非洲国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挑战。

  中国和非洲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1963年至今,中国累计向51个非洲国家派出医疗队员2万多人次,医治非洲民众2.8亿人次。在埃博拉疫情暴发期间,中国派出近1200名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疫区,与西非人民并肩战斗,累计提供近9亿元人民币现汇和物资援助,紧急为塞拉利昂提供了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后埃博拉时期”,中国为非洲培训近百名公共卫生官员和技术人员,积极推动非洲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帮助塞拉利昂建设西非热带病防治和研究中心,积极支持西非国家疫后经济社会重建。

  2015年底,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在减贫惠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方并为此提供了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今年,我们将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谢谢大家。

(图片:中新社 廖攀)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