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联合国会议文件 > 发言与文件 > 2008年
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大使在第63届联大三委关于人权议题的发言

2008-10-28 18:03

主席先生:

  2008年对于国际人权事业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再过两个月,联合国第一部纲领性人权文书――《世界人权宣言》将迎来60周年华诞,联合国及很多地区和国家将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历史性人权文书的诞生。

  回顾60年,联合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建立了以九大核心人权公约为基础、相对完整的国际人权文书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相继设立了30多个人权特别机制,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公民权利等各个领域;2006年,人权理事会取代广遭诟病的前人权委员会,各国经济艰苦谈判完成理事会建章立制,理事会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已顺利运作,成员国对审议进程基本满意。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联合国人权系统仍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第一,人权理事会气氛离联大60/251号决议所倡导的精神还有相当距离。为了避免重蹈人权委员会的覆辙,60/251号决议明确提出理事会的工作应消除政治化、选择性和双重标准。令人遗憾的是,理事会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在涉及国别人权问题上并未走出前人权委员会的误区,一些国家仍热衷于选择性点名羞辱其他国家。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人权领域的代表性仍然不足。发展中国家在高专办组成中代表性严重不足,联检组提出的一些建议迄未得到落实。一些特别机制代表长期由西方国家人选担任,不同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特性未能在特别机制的工作中得到充分考虑。参与国际人权领域活动的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数量偏少,难以反映这些国家民众的真正诉求。要解决上述问题,高专办及联合国招聘系统等必须彻底根除机制性和非机制性壁垒,切实落实公平地域分配原则,联合国相关部门应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支持更多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参与人权领域活动。

  第三,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权的诉求仍难以实现。《发展权宣言》虽已通过20余年,但我们离《宣言》所确立的目标仍很遥远。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外援条件越发苛刻,气候变化带来恶劣影响,这均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变得日益艰难。前不久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示世界各国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国际社会应拿出政治诚意,在资金、技术层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切实推进发展权的实现。

  主席先生,

  2008年对于中国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中国既经历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悲痛,也与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共享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带来的喜悦。在悲痛面前,中国政府领导人民迅速反应,有效组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及时通畅的信息传递,充分显示中国政府重视和维护人权,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自1978年以来,中国主要依靠自己努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在不到30年时间内使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左右;在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实行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在8亿农民中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和基层直接选举。为落实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中国政府正在制定《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全面规划、协调政府各部门今后2年促进和保护人权的目标和措施。

  中国将于明年2月接受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中方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外交部牵头、30多家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组成的《国家人权报告》起草工作组,在撰写过程中广泛征询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意见,并上网征求公众意见。目前有关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中方期待着与理事会成员国开展建设性对话。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13多亿人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仍不平衡,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还很落后,在人权领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政府将继续根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同时,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国际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主席先生,

  中方已提名杨佳教授参选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杨佳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中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女性,长期从事残疾人权利促进和保护工作。我们认为,她的当选必将对残疾人权利委员会的工作做出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