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中国与联合国 > 聚焦安理会 > 安理会综合性议题
张军大使在安理会技术与安全公开会上的发言

2022-05-23 11:30

主席女士: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去年5月,中国同肯尼亚、墨西哥、阿联酋等共同举办阿里亚模式会议,就新兴科技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影响深入交换意见。中方欢迎有机会在安理会继续关注技术与安全问题。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造福全人类,中方主张:

第一,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极大促进人类进步和福祉。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科技快速发展,在疫情防控、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还是为解决人类重大难题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世界经济高度依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各国要以开放思维和举措看待和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积极开展联合研发,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第二,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技术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科技成果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鸿沟、特别是数字鸿沟不断拉大,正在加剧新的不平等。要积极利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支持发展中国家科研能力建设,加大技术转让,加快成果转化,让发展中国家共享科技红利,通过缩小数字鸿沟跨越发展鸿沟,加快落实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运用现代科技产品和大数据方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安理会在维和与建设和平工作中,也要积极运用新科技手段, 加强信息收集、风险预警、应急反应、紧急救援等能力。

第三,合作管控技术风险。技术发展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带来规则冲突、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国际社会要秉持“科技向善”理念,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对话交流合作,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共同管控技术发展的风险,制定和完善普遍接受的规则规范。要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反对网络空间军备竞赛。要防止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招募成员、获取资金和策划实施恐怖袭击,防止互联网成为仇恨言论、种族主义、色情暴力的温床。各国政府要依法加强监管,规范技术应用,更好维护公共利益。技术平台企业和互联网公司要加强规范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反对技术问题政治化。科学世界不是零和博弈的战场,技术创新不应只有一个冠军。但令人关切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政府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变本加厉地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他们为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地位,组成排他性的“小圈子”,搞所谓的“战略”或“框架”,对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封锁,推行科技霸凌主义,干扰阻碍其他国家经贸科技合作。这种带有陈旧冷战思维的做法违背国际合作精神和时代潮流,损害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注定不会成功。我们敦促有关国家政府秉持理性开放心态,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和国际科技合作,停止对其他国家科技企业的无理打压和限制。

面对全球挑战,团结合作方是正途。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停止在世界各地包括亚太制造分裂、搞地缘对抗,停止以意识形态划线、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停止制造经济科技脱钩、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和经济复苏。

主席女士,

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始终采取负责任态度防范技术风险,为推动各国深化共识、开展合作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于2020年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维护全球供应链开放、安全和稳定,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关键基础设施、从事大规模监控,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司法管辖权和对数据的管理权等。这项倡议为制定数字安全国际规则提供蓝本,期待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 

面对人工智能引发的巨大变革,中方基于联合国多年讨论成果,于去年底提出《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为国际社会探讨应对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在战略安全、治理规则、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提供可行框架。

去年7月,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达成《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倡导负责任的生物科研,这反映了国际科学界共同意愿。中方欢迎各国和相关利益攸关方自愿采纳并进一步推广天津指南,以利于防止生物科技误用滥用,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促进生物科学造福人类。

为了和平目的利用科技并开展国际合作,是国际法赋予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第76届联大通过中国和其他26个国家一道提出的“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决议,敦促各国在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的同时,取消对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科技权利的不合理限制。中方欢迎在联大框架下持续开展包容对话,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确保发展中国家充分享有和平利用科技权利,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谢谢主席女士。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