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中国与联合国 > 经济与发展
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实质性会议高级别部分一般性辩论上的发言

2012-07-03 05:49

主席先生,
各位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支持阿尔及利亚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所作的发言。

  实现包容性增长、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刚刚结束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再次表达了各国对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意愿。本次会议以“在持续包容公平的经济增长及消除贫困背景下取得生产能力、创造就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代表团认真阅读了秘书长的报告,赞同报告提出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等主张,支持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稳定金融部门、加强职业培训等政策建议。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改善,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发展中国家面临通胀和外需减弱双重压力。希望本届理事会会议能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为促进包容性增长、推动经济复苏发挥独特作用。为此,中方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要促进生产能力的稳定增长。各国应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财政平衡、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扩大生产性就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危机背景下,尤其要注重扶持制造业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防止国民经济虚拟化。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各国应努力建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把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当前特别要注重解决青年人及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要着眼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发展绿色经济应注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培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应由各国自主决定绿色经济转型的进程,注重互利共赢,避免以此为借口制造绿色壁垒。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全球协调,共同应对挑战。相互依存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各国应继续坚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经济政策调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要积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营造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主席先生,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注重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此外,中国政府坚持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把促进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咯任务。截至去年底,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553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在促进就业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近10亿人的峰值,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中国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推动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主席先生,

  实现持续、包容、公平增长,不仅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更需要各国在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谋发展、做实事。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采取有效措施,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消除贫困作出应有贡献。

  谢谢主席先生。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