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通讯(第651期) |
2012-04-10 04:24 |
国家发改委启动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通知,决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在全国重点培育和扶持百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地)和百家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体水平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双百工程 ”将着重建设三大领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煤层气发电除外);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建筑废物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除外);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废旧轮胎、废弃包装物、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 到“十二五”末,将形成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超过2亿吨/年,占全国新增利用能力的30%,示范工程(基地)内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和45%以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超过100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上市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公司;培育扶持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突破共性问题瓶颈,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体量最大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示范平台开建 从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获知,即将启动的“协同创新港”及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建设,标志着我国体量最大的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示范平台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9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2011年7月28日,国内首个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式开工。 据了解,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入为抓手,以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院所为依托,迄今共引入包括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项目、装备制造零部件技术选型与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陕西电子工业研究院产业化基地项目、绿色低碳能源装备制造示范中心、合金钢超市项目、高端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复杂斜面精密检测中心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科技企业,奠定了该示范基地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共投资近60亿元用于区内市政配套及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为科技研发企业入驻创造条件。 我国将面向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3月30日举行高校—企业对接会宣布,我国将面向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有80多个专业有诸多需求。140多家企业表示,共需要800多名工程博士。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今年专业学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推动学位授予单位与行业紧密结合,学位办公室力争通过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博士,探索科教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新模式。目前,该举措得到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支持,相关高校和企业将得到增加招收工程博士的名额和国家财政支持。 万钢部长会见法国客人
2012年3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万钢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期间会见了法国米其林集团总裁盛纳德先生。万钢部长赞赏米其林集团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科技环保事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做的努力。在了解米其林集团的近况及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后,万部长向法方简要介绍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重点指出要做好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公共汽车的示范试点,深化市场推广,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万钢部长会见爱尔兰客人 2012年3月27日,科技部长万钢与爱尔兰企业、就业与创新部理查德·布鲁顿部长签署了《中国科技部与爱尔兰就业、企业与创新部关于科研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将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中爱在优先领域内的科研创新合作,双方将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等优先领域共同支持联合科研创新项目,推动两国科研院所、高新园区以及企业界的共赢合作。 我国首台PM2.5浓度实时监测仪器研制成功 3月29日,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LD310和LD320)通过了专家鉴定。据介绍,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北京汇丰隆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研发的LD310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攻克了空气动力学飞行时间光散射粒子测量核心技术,并采用喷口加速技术,不仅可以检测PM2.5的浓度,同时还能真实地反映大气气溶胶粒子在呼吸道内的沉积部位,更适合于研究气溶胶粒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LD320大气颗粒物散射光粒径谱仪攻克了粒子加速、光散射粒子测量等核心技术,可满足当前我国PM2.5监测体系建设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控的重大需求。 目前,LD310和LD320均已通过技术性能、环境适应性测试和应用试验,并完成了与国外β射线法设备的样机对比试验。 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机器人问世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所、固体物理所和安徽中医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可穿戴型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示范平台”通过了验收。该平台是一套助残助老智能机器人平台,针对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和上肢(或下肢)基本完整的残障人士的生理特点,可穿戴在手臂、腰部以及腿部,为他们提供助力或助行,帮助他们像正常人那样抓举物体或者行走。 此外,该项目在适应人体髋关节全方位运动的最优助力并联机构的髋关节助力机构设计、基于力传感器人体运动意图的获取、人机混合状态下运动中的平衡等问题上都开创了原始性创新研究,在假想柔顺控制方法、机器人外骨骼机构设计、运动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跌倒预测方法等理论或设计方法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介绍,该示范平台能够帮助行动困难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自理生活和自主工作,有效减轻社会和家庭压力,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和社会效益。同时,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在人体生物力学、重体力工作、医疗、制造业和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洋二号将开展应用服务 从国家海洋局近日召开的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产品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半年来的在轨测试和试应用,海洋二号卫星已具备开展应用服务的能力。据介绍,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稳定、星地接口匹配,目前可制作出0、1、2、3级数据产品,处理出11个主要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可正式开展数据产品分发服务,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撑。 从试应用情况看,海洋二号卫星在多个领域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如具有观测海上风暴的能力,每天可以观测全球90%的区域,是目前在轨运行的唯一具有该能力的海洋微波遥感卫星,2011年它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热带风暴“榕树”的位置及形态特征;它获取的西北太平洋海面温度数据于2011年11月26日正式纳入海洋环境预报系统对外发布,预计其数据产品纳入预报系统后,可提高预报精度达10%。 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体,具有高精度测轨、定轨能力与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探测能力。其主要使命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获得包括海面风场、浪高、海流、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可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该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成功发射,同年10月1日卫星各有效载荷开始实施探测并下传数据,2012年3月2日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使用。 上海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轮廓初现
位于上海松江佘山脚下的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由中科院、上海市政府、中国探月工程项目共同出资2亿多元建造,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的定轨能力,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更遥远的深空探测提供精确定位和定轨的科技支撑,同时还将大大提高我国甚长基线干涉网(VLBI)的灵敏度。 上海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于2009年12月奠基建造。计划于2012年底完成望远镜天线结构的安装;2013-2014年执行中国探月工程二期VLBI测轨系统任务;2015年全部完成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系统建设。 中国成功发射“亚太7号”通信卫星
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2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约26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9公里、远地点50419公里、轨道倾角27.4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亚太7号”卫星是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为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功率广播通信卫星,卫星载有C波段和Ku波段转发器各28路,设计寿命超过16年。“亚太7号”卫星将接替在轨运行的“亚太2R”卫星,定点于东经76.5度赤道上空,可为亚洲、中东、非洲、澳大利亚、欧洲等提供电视传输和卫星通信服务,并为中国、中东、中亚、非洲等提供电视直播和跨洲际通信广播服务。 我国发布“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举行“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仪式。据了解,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4月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包括196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由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和19个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组成的丛书。 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后,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合作出资,共同委托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团队承担研究任务,并共享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