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中国与联合国 > 经济与发展 >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
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

2014-01-30 04:43
 

  NO.22-23

  目录

  专刊: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

  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清华创业园

  

  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作为中国科技政策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科技部的指导以及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孵化器在各地快速发展,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助推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成效和特点如下:

  1、激励科技创新创业,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企业

  孵化器始终将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创业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据统计分析,全国超过95%的科技创业企业在孵化器发展聚集,数量逐年递增。截至到2012年末,全国纳入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239家(其中国家级435家),孵化面积超过4300万平方米,服务和管理人员总数达到2.2万余人,在孵企业超过7万家,创业团队超过143万人。已有近5万家创业企业从孵化器毕业,毕业后上市的企业超过180家。

  孵化器通过全方位强化孵化服务体系,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锋(源头)企业和主导(龙头)企业。据统计,2012年在孵企业获得专利批准57515项,其中发明专利14981项。孵化器内超过90%的企业申请了各类知识产权保护,60%的企业获得专利批准,其中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超过40%。孵化器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近年高新区内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均来自于孵化器的毕业企业。孵化器的大批毕业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杰出代表,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始力量。

  2、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了一批科技创业团队和科技企业家

  孵化器形成的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聚集,从而成为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企业家的摇篮。据统计,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类人才中,60%以上来自于孵化器内的创业企业。截止到2012年末,孵化器中的留学生企业已近9,000家,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达到19,602人。一批在孵化器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已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明星。

  通过在孵化器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进一步发挥了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创业热情,有效引导了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已认定的149家基地中,已有大学生企业8000多家,带动了数万名大学生创业,新增就业岗位近10万个。

  3、贡献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已成政府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

  孵化器在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方面显示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创办孵化器的热情。孵化器事业正从中心城市或国家高新区向有条件的县市区辐射,体现了创新创业与当地资源、产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目前,全国经济比较发达或科教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都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青岛、大连、武汉、合肥等省市正在实施孵化器覆盖各县区的发展计划;安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和新疆、宁夏、内蒙、广西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孵化器发展势头迅猛,孵化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内蒙、西藏创立的异地孵化模式,已培育和引进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本地区发展。浙江嘉善、江苏江阴、广东高明等县域孵化器从引进第一位博士创业,发展到几十位博士和数百家科技企业的集聚,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科技创新创业。

  2012年,孵化器内新增在孵企业15153家,在孵企业总收入达4,900亿元,R&D投入437亿元,获得风险投资共357亿元。

  4、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树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品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孵化器的数量、规模与孵化成效均已跃居世界前列。孵化工作所倡导的创新创业文化,已体现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鼓励创业、宽容失败、崇尚成功”的孵化器文化,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创业氛围。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孵化器扩大了国际联系,加强了同行间交流互动,建立了合作关系。自1996年以来,科技部已经批准建立了北京、西安、上海、苏州、武汉、天津、成都、重庆、广州等9个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使之成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的先行者。自1998年开始,我国先后以上海、广州、西安、北京、武汉的IBI为载体,构筑了东、南、西、北、中5个国际培训基地,作为开展孵化器国际化工作的突破口。20多年来,我国已培训了美国、法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超过1000名孵化器管理人员。通过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我国孵化器事业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推广和传播,树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品牌。

  5、发展了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了孵化器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导向。科技部通过火炬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孵化工作,涉及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孵化能力建设及为创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对孵化器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部分所得税试行减免政策,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孵化器建设;许多地方还以立法或制定行政规定等方式,确立了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战略目标。

  科技部作为孵化器事业的主管部门,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制订相关管理办法,承担了全国孵化器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并在社会层面建立了全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孵化联盟和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以及全国5大区域的孵化器网络,形成了国家、地方与行业协会参与的组织体系。

  6、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建立新型孵化服务体系

  中国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从计划体制下的单一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到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的孵化组织,形式包括科技创业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有限公司和以创业孵化为根本特征的大学科技园;从单纯地孵化企业和企业家,提升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层次科技企业领军人才;从国家高新区辐射到经济开发区、县市社区和行业领域,已经成为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创新创业工作实体;从简单的物业管理、政策咨询等常规服务,发展到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和持股孵化等创造新价值的服务。面向未来,中国孵化器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探索建立新型孵化服务体系:

  -- 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的创业导师辅导机制,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和企业成长性;

  -- 大力发展专业孵化器,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孵化成果与市场的直接对接,提高创业企业竞争力;

  -- 积极探索形成孵化器与金融机构、孵化企业利益关联的持股孵化模式,努力破解创业企业融资瓶颈;

  -- 通过建立规模化生产厂房和产业化发展的加速机制,建设企业加速器,为毕业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支撑条件。

  今后一个时期,孵化工作将坚持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正确方向,推进孵化服务工作转型发展: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转变;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集群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孵化器自身建设向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转变。以“营造环境、聚集资源、培育人才、助推创业”为方针,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创业孵化载体实现聚集,拓宽孵化服务内容,强化投融资服务功能建设,不断完善创业辅导机制和孵化培训体系,推进建设十个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和百家区域标杆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培育千支高水平科技创业团队和万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逐步建立起新型孵化服务示范体系,努力培育高水平创业团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20世纪80年代末,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火炬计划”,促进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1987年6月,武汉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始终专注于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化科技型企业和培育科技企业家、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积累了从事企业孵化工作的经验。目前,中心拥有孵化场地约30万平方米;建立和完善了投融资服务、咨询服务、发展国际化交流以及公共关系等一系列功能;拥有一支教育水平高、专业素养好、服务能力强的孵化服务管理团队。

  20多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044家,其中毕业企业611家。一些毕业企业已成为行业排头兵。例如“凯迪电力”,1993年注册资金10.3万元,目前已成为中国能源、环保行业的领先企业。“凡谷电子”,1989年注册资金3万元;目前是中国通信行业的明星上市企业。“三特索道”,1989年注册资金3万元;今天已成为索道建设行业的“中国第一”。“开目软件”,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版权CAD软件商。“楚天激光”,初期注册资金仅10万元;今天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和工业激光产品的生产基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东湖创业中心创造的产权式孵化器的商业模式,通过“创业中心开发、投资人所有、孵化企业使用、创业中心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运行方式,为社会资金提供了参与孵化器投资、分享地区经济增长收益的机会,实现了一种组织和机制的创新。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公共财政基本不投资的条件下,创业中心完成了创业街一、二期建设,孵化服务面积由2.5万平方米扩大到近30万平方米,创业服务员工由原来30人增加到现在的380人;接收孵化企业从60家到现在的433家。过去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的创业中心人员与营运费用,实现了全由创业中心的营业收入来负担。据统计,2008年创业街的在孵企业纳税达1.16亿元,企业每平方米土地的年产出可提供2,550元的税收收入。毕业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已超过23亿元。

  在毕业企业里,已有凯迪电力、凯迪水务相继在中国主板和新加坡上市,还有“开目CAD”与“华工科技”捆绑上市。2007年7月和12月三特索道、凡谷电子分别上市,这两家企业均来自于东湖创业中心。与此同时,在孵及毕业企业中还有一批蓄势待发的企业,有的已进入辅导期,有的已在三板排队,这些企业包括立得空间、三工激光、日新科技、国测电力、新图兴科、绿康数码等。

  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发展的多个领域,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打上了先行者和开路者的深深烙印。其决策团队首创性地提出“孵化器产业化”的理念,并以创业人社区建设为方向,通过吸纳民间资本与房地产结合,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形成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独具特色的东湖模式。人们这样评价今天的创业中心和它的团队:

  他们不是政府,却为6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他们不是银行,却为企业融资、投资5亿多元;

  他们不是科研所,却投放市场900余项科技项目;

  他们不是思想家,却改变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取向,用“创业创富”来代替“学而优则仕”,孵化时代梦想……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

  根据国家科技政策,西安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陕西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中心主导的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已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在吸引和集聚科技人才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以后,高新区孵化器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数量逐年攀升。2005年当年,高新区新增孵化器数量达到55家,使西安占全国孵化器总数的比例达到44.8%。2005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孵化资金总额为3.71亿元,在全国所有孵化器中排名第7;孵化场地面积34.5万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4;在孵企业达500家,在全国排名第5;当年新孵企业100家,在全国排名第11;当年毕业企业50家,在全国排名第9;累计毕业企业235家,在全国排名第9。在全国创业中心综合评价中,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位列前茅。

  创业基地在聚合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服务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2002-2007年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自有的创业基地从3个变成了10个,面积从10.2万平方米增长到3 8.9万平方米;通过增加投资,西安高新区创业中心从单一孵化器发展为由7个孵化器和1个“企业创新加速器”构成的孵化器集群;孵化器管理人员由15人发展到了45人;孵化器自有资产由2亿元增长到了6亿元。企业实际使用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入驻了266家初创型科技企业,其中120家企业为零收入企业。2007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3365亿元,纳税2358万元。每千平米企业产出433万元,纳税24万元。

  自成立以来,创业中心已累计孵化毕业企业265家,其中,211家健康发展,其余停业或迁出。在孵企业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151家,占总量的71%。2007年度,历年在创业基地毕业的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6.13亿元人民币,纳税1.05亿元人民币,共创造4870个就业岗位;其中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过千万元的有43家,过500万元的有67家。

  园区企业共获各类科技计划支持105项,其中国家级31项。12家企业获科技部创新基金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立项。38家留学人员企业享受“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9家企业获高新区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资助。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紧跟中国发展步伐,孵化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持续改善,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由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和6个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技术孵化器构成的“1+6”孵化器集群以及企业加速器,共同构成了加速区域技术创业企业发展的载体。近两年创业园年均新招募培育企业l00家,年均毕业企业40家,培育中的企业保持在约500家的规模。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是全国毕业企业最多、企业孵化成功率最高、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创业中心之一,连续多年在国内创业中心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获得了亚洲孵化器奖。

  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1988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成立,成为上海市科技孵化器事业的起点。该中心负责全市孵化器的组织发展工作,对推进上海科技创新创业、培养科技创业人才,起到了重要的起航和引领作用,为孵化器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多年来,上海基本完成了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布点并形成网络。目前全市已形成“一区六园”的格局,大多数区县都建有1个以上孵化器。在科技和教育资源密集的徐汇、杨浦、浦东新区等,孵化器分布集中、发展较快,有效地促进了新兴企业的发展。

  20年来,上海孵化器在基础设施、功能开发、管理团队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和实力。至2007年底,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共35家,其中15家国家级创业中心。作为企业发展基地,孵化器可提供孵化面积近6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总额5.95亿元,孵化专项基金1.57亿元。孵化器总收入2.37亿元,上缴税金3,825万元;基地在孵企业2,145家,技工贸总收入67.8亿元,上缴税金5.22亿元;在孵企业从业人数33,927人;累计毕业企业621家。

  20年来,上海孵化器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国际化运作格局。目前专业技术孵化器已有1 5家,突出了以专业为特色的企业孵化工作,如黄浦区的集成电路设计、都市工业设计;徐汇区的纳米技术、软件园;杨浦区的环保技术,浦东区的张江生物医药、浦江镇的国家863软件、长宁的多媒体技术等。由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漕河泾、张江、杨浦、慧谷、上大科技园等6个具有国际企业孵化器条件的孵化基地组成的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IBI),几年来先后多次举办国际研讨活动和培训班,与2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科技部共同认定的试点单位,是全国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孵化器。

  20年来,上海孵化器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预期好、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新涛科技、复旦光华、微创医疗、同济同捷、新源变频等公司,其中分众传媒公司于2005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孵化器培育出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群的生力军,成为科教兴市、建设创新型上海的活跃力量。

  上海市孵化器发展的历程可归纳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家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在漕河泾开发区建立孵化器,探索科技创业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新途径。那时主要以科技园区创办的企业孵化器为主,包括张江、漕河泾、金桥、嘉定、中纺城、上海大学科技园创办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这个阶段,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1997年,市科委与杨浦区政府合作,在复旦大学边上建立杨浦创业中心。以杨浦创业中心成立为标志,将科技企业孵化器由开发区引向大学周边。自此,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1997~1999年),特点是为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在大学周边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办主体为政府和大学。除了杨浦创业中心,还建立了慧谷创业中心、同济大学科技园等。

  2000年春,科技部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孵化器大会,促进了孵化器概念的社会共识。此后,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市中心各城区科技创业中心发展比较快,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从13家增加到20家。

  第四阶段是2003年以后,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创业中心的影响下,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到2007年,上海出现了纳米、多媒体、都市工业设计、现代农业、环保、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专业孵化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学、社会参与者增加,呈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的局面。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4个阶段,即:在开发区内建孵化器;在大学周边建立孵化器;在区域经济圈内建立孵化器;建立上海未来新兴产业的专业化孵化器。4个阶段也是一个从摸索启动到高速扩张,再到平稳发展的过程。

  20多年来,上海孵化器逐步发展为4个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政府主办的,经费和人员来自政府;第二种是开发区总公司投资的从事技术创新服务的专业机构,这种孵化器大多是企业化管理运作;第三种是多个股东共同出资建立的孵化器,一般是采用有限公司的运作方式;第四种是公司企业自行建立的,这种孵化器提供收费服务,经营企业追求投资回报。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近年来着重在“强化专业服务、拓展融资功能、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孵化品牌”上下功夫,使上海整体孵化能力不断提高,在孵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际化拓展能力不断提升。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杨浦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孵化基地是1997年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代表政府投资2,100万元买下一家食品厂旧址,并投入600万元资金对老厂房进行改建而成的。初期,基地占地约7,300平方米,孵化场地面积6,000平方米,能容纳20至30家在孵企业。

  2001年,上海市相关机构以4,500万元资本金建立杨浦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依靠市场化运作,发展基础设施,建起两幢共63,000平方米的孵化大楼,成为全市体量最大的创业中心,总资产已超过6亿元,实现了快速发展。此后,基于孵化基地有限公司和杨浦创业中心两个实体的职能,新建了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以便增强和完善自我发展、孵化服务和为科技企业融资投资功能。

  杨浦创业中心孵化基地的良好运作,带动了上海全市孵化器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具特色的孵化基地在上海知名大学附近和各开发区内相继建立。企业孵化工作也从一般地提供场地和物业服务进入到为企业创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新阶段,并显现出网络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率先成为上海孵化规模最大的孵化基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05年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入孵大学生创业企业71家,带动就业岗位 440个,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业技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营造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4年中,共25家企业分别从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获得资助340万元和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获得资助293万元;5家企业分别获国家科技部和商务部专项基金资助共43万元;18家企业分别从上海市和杨浦区的专项基金共获得资助284万元;14家企业累计获创业投资、风险投资2038万元。

  2008年,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全年累计引进企业203家,注册资金8.5亿元,同比增加63%;新认定孵化企业55家,新毕业企业12家;孵化企业新申报专利及著作权208项,知识产权申报量同比增长26.8%。创业中心帮助78家企业申报项目136项,批准立项94项,立项金额2094万元。仅2008年一年,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本部实现利润1100万元,入驻企业上缴地方税收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55%,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显著。

  杨浦创业中心是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的6个基地之一,上海市创业中心管理团队也在关注进一步开展系列国际化活动,提升杨浦在全国、亚洲、国际上的影响力,争取有一部分企业进入到杨浦的创新创业基地来孵化,也争取推荐几家杨浦孵化基地的企业到海外发展,走国际化道路。

  杨浦科技创业中心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对内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外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新兴企业;同时形成了一支胜任合格的孵化器管理服务团队。目前仍有几百家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汇聚在杨浦孵化基地,追求创业成功。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的十余年,成功探索并实践了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清华创业园

  1999年8月,清华创业园依托清华科技园建立,为新兴企业发现机遇和走向成功提供服务,逐步发展成专业人才创新与创业的重要平台。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清华创业园一方面积极摸索和积累为企业服务的经验,另一方面制定了辐射发展战略,即与地方有关机构合作建立创业园分园并形成网络。此后,清华创业园联合清华科技园在江西、陕西、江苏、上海、山东、辽宁、广东、江苏、浙江以及北京的两个区先后建立了13个分园,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创新网络。

  依托清华科技园,创新园为企业孵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清华科技园大约有400多家优秀国际企业和机构,除了Google、sun这样的全球500强企业,还有20多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另外200多家企业具有发展为全球500强的潜质。

  清华创业园借着良好的周边环境以及相对密集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很快聚集了一批在软件和集成电路(IC)领域的领先企业。到2008年,清华创业园在软件产业领域中聚集了179家企业,其中软件产品开发企业达到了36家,处在IC产业上游的设计类企业约有20家。从专业技术方面看,这些企业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件技术服务和IC设计等。从产品和服务方面看,既有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办公套件等软件产品,也有基于行业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事企业孵化工作的管理者们相信,清华创业园10年培育出的一批新兴企业,包括芯技佳易、浦华控股、数码视讯、展迅通信、海兰信、中文在线、慧点科技、天瑞科技、中国万网和中交星网等,是中国未来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希望。基于为200多家核心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经验创业园的管理层认为,在国内现有条件下,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借助大学科技园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来自政府、产业、大学、研究机构、金融和技术中介等各方面的支持要素,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发展束缚,促进其快速成长,从而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清华创业园以新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起孵化创业企业、培育创新人才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综合基地,为新兴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综合服务,包括商务物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投融资服务、企业支持服务、信息交流服务等,同时协助企业与政府、大学、社会等建立多渠道的联系,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园区文化和推进创新创业的园区环境,形成了企业孵化器集群(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国际孵化器和留学生创业园)、技术研发机构集群、中介服务和配套服务机构集群;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园区高度聚集和新兴企业群的快速发展。

  (来源: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2013年11月)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