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中国与联合国 > 社会和人权 > 公共卫生
凝聚共识,积极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

2011-09-20 04:35
 

 

(图片:新华社 申宏)

 

  (2011年9月19日,联合国总部)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本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所展示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意愿表示崇高敬意,并对于主席先生为会议成功举办所作的出色组织工作表示赞赏。

  当前,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因素和社会决定因素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防治非传染性疾病是我们共同利益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健康之路。各国应该通过本次大会,凝聚共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为此,我提出三项建议:

  第一,强化本国卫生体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各国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健康,特别是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要将其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第二,加强国际协作,优势互补。通过南南合作和金砖国家合作等机制,加强发展中国家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拓展南北对话,促进发达国家根据受援国需求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领导作用,共同推进全球卫生体系的均衡发展,不断提升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第三、统筹防治行动,深化全球共识。国际社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行动计划,建立如健康期望寿命等更明确、可衡量和普遍适用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目标与评价指标,列入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推动将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指标纳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拥有约1/5的世界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在全球百名左右,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超过13% ,这使中国成为“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在我们积极应对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传染病威胁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目前患者超过2.6亿,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长将造成中国健康劳动力供给减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潜在的巨大障碍,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已刻不容缓。

  中国政府奉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在中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将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列为核心指标,实现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是关键措施之一。我们正在进行的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是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覆盖13亿人口,政府着力增强卫生投入,优先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将不断改革卫生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疾病防治结合。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促进健康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正在实施的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化建设,将使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和老年健康保健更加规范和高效。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参与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实现联合国和世卫组织框架下的全球倡议,通过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等合作机制和向发展中国家长期派遣援外医疗队等合作方式,不断探索深化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合作的新途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中国政府深知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对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平衡的全球人口大国的深远影响,我们将致力于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道路,并愿意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积极分享经验和成果,为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所带来的全球挑战做出应有贡献。

  谢谢。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