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丝路精神 共建丝路伟业 |
2014-03-05 06:01 |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反响积极。 一、共建“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尽管亚欧大陆历史上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绸之路从未完全中断。尽管古代交通和技术条件远逊于今,但商人、智者、学子、使节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和经营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有大有小,但都因丝绸之路受益匪浅。中国从他国学到很多,他国也从中国学到很多。通过丝绸之路互通互鉴实现了商品、技术、人员和思想的交流,推动了各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进入21世纪,在当今和平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丝绸之路展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迎难而进的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如果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化干戈为玉帛,那么今人就更需要承继这一人类文明的遗产。国际社会亟需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赋予其时代内涵,焕发其时代活力,实践其时代价值,为人类社会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二、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同时也面临新老挑战和不进则退的压力。如何巩固和维护亚洲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的共识和力量,增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建和谐亚洲,实现亚洲各国的整体振兴,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一带一路”连接古今中外,覆盖面广,包容性强,既是亚洲各国共同历史与辉煌文明的有力见证,是亚洲人民历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也是亚洲各国团结合作的纽带和旗帜。 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有力地促进了亚洲的和平发展。但要看到,亚洲区域合作与欧洲和北美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亚洲各个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不小的阻碍。“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各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全球增长、贸易、投资格局和资金流向正酝酿深刻变化,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挖掘域内和本国的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各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内陆国家和各国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各国之间削减贸易投资成本与壁垒,也有利于增强各国改革开放的动力。 亚欧大陆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未来发展需要发挥多样化优势,走多样化道路,和而不同,求同化异,因此人员沟通、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至关重要。丝绸之路是国与国、人与人交流的结晶,建设“一带一路”将发掘古代丝绸之路深厚的文明和文化底蕴,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人际交往,发挥软性交流的潜力,进一步扩大各国民间友好的基础,为亚洲的和平发展贡献正能量。 三、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的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仍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促进东西部的资源和产业转移,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地缘优势,挖掘与周边邻国交流合作的潜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重要途径。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开放更多向东、向发达国家开放,今天当我们转而向西时,看到一个广袤的欧亚大陆大市场,这是中国需要下气力开拓和经营的地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扩大和加快内陆沿边开放,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要发挥和扩大既有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有关国家深化海洋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涵盖了中国中西部和沿海省区市,紧扣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将助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还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特别是周边外交的亮点。周边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将周边作为外交优先方向,努力使周边与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与邻居们关系的变化。中国能否继续与邻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周边事务,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