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专题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耿爽大使在安理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公开会上的发言

2020-09-09 01:42

主席先生,

  中方感谢迪卡洛副秘书长、拉克鲁瓦副秘书长、洛科克副秘书长所作通报。

  7月1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532号决议,呼应古特雷斯秘书长提出的全球停火倡议,重申国际社会合作抗击疫情的共同承诺,发出恪守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的强烈信号。

  两个多月来,国际社会积极落实安理会第2532号决议。哥伦比亚、苏丹、南苏丹等冲突各方实现停火,联合国在马里、刚果(金)、南苏丹等地的维和行动积极为驻在国提供抗疫支持,联合国系统有关机构加强协调,共同帮助各国特别是受冲突影响的国家防控疫情。中方对这些积极举措和重要进展感到鼓舞。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落实第2532号决议仍面临不少挑战。一些冲突当事方为停火设置条件,一些停火协议签署后被严重违反,一些冲突地区停火后政治进程缺乏相应进展,一些冲突国家亟需的人道援助仍存在大量缺口。中方对这些困境和难题表示担忧和关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国家疫情出现反弹甚至面临第二波冲击。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战胜病毒、控制疫情、挽救生命、恢复和平更为紧迫重要。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推进落实安理会第2532号决议,努力在全球实现停火,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第一,停止敌对行动,推进持久和平。尚未停火的冲突各方应立即无条件搁置敌意,放下武器,停火止暴。对已实现停火的国家或地区,安理会、秘书长特使、相关维和特派团等应及时跟进,形成合力,抓住机会窗口,加大斡旋努力,为推动最终达成和解、实现持久和平创造条件。

  第二,坚持生命至上,加大人道援助。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世卫组织发挥抗疫领导作用,支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在冲突地区开展工作,缓解疫情给脆弱国家和脆弱人群带来的冲击。全球人道应对计划目前仍有79.5亿美元资金缺口,希望国际社会加大资源投入。会员国和秘书处应继续根据安理会第2518号决议,切实保障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解除单边制裁,减少人民苦难。新冠疫情是天灾,单边制裁是人祸。单边制裁严重削弱受制裁国应对疫情、保障民生的基本能力,加重了无辜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苦难。希望少数国家顺应国际社会呼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落实秘书长倡议,立即取消单边制裁。联合国秘书处应全面评估单边强制措施对冲突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安理会应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之策。

  第四,停火抗疫并重,以发展促进和平。冲突国家是全球抗疫的薄弱环节。疫情很可能中断甚至逆转这些国家在建设和平与发展领域的已有成果,进而使其陷入更大规模、更深程度的冲突与动荡。国际社会应帮助受冲突影响国家在全力抗疫的同时维持经济社会运转,在人道停火的同时推进建设和平进程,通过加快自身发展、消除冲突根源来实现可持续和平。

  主席先生,

  疫情再次证明,各国命运相连、人类休戚与共。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强有力的武器。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标签化,自私自利、混淆是非、转嫁责任、诿过于人的作法挽救不了生命,更不能控制疫情,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灾难挑战面前,各国需要增进信任、体现责任、尊重科学、倡导合作,携手抗击疫情,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全面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担当。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有力保障了全球抗疫努力。上周,中方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发起“人员与货物跨境流动便利化倡议”,倡导建立国际防疫健康信息互认机制,为推动疫后重建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5月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同各国共享。面对疫情,除非所有人安全,否则没有人安全。要想实现全民健康,唯有做到疫苗人人可及。在疫苗问题上,要树立共赢理念,摒弃零和思维,不能损人利己,不能囤积居奇,不能蛮横垄断,更不能拿来用作政治工具。希望各国携手合作,推动疫苗研发生产,并为实现疫苗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共同作出努力与贡献。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落实安理会2532号决议为契机,推动全球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主席先生!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