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与发言 常驻团活动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会议文件 走进中国 English
  首页 > 专题 > 中国援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
李肇星外长在海啸预警机制区域合作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

2005-01-29 00:00

主席先生,

  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向在印度洋海啸中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这是全人类的灾难。国际社会展开了大规模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表现出空前团结和人道主义精神。

  重大灾难没有国界,是人类安全的共同威胁。建立有效的地区预警机制,加强在该领域的国际和区域合作已刻不容缓。

  我高兴地看到,从雅加达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到毛里求斯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会议,从日本神户的世界减灾大会到北京的东盟-中国地震海啸研讨会,国际社会对此已有清醒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建立区域预警机制的重要倡议。

  今天,我们聚集在海啸发生地之一的普吉岛,共同探索建立重大自然灾难监测、预防和评估机制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亚洲国家在救灾与重建道路上已迈出实质而重要的一步。中国高度赞赏泰国政府举办此次会议,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会议取得实质性成果。

  主席先生

  建立有效的海啸预警区域机制,离不开合作与协调。应继续发挥联合国的领导和协调作用,立足于本区域的已有机制,支持东盟在本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定重点,从易到难。各方应在充分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建立本地区的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海啸预警区域机制,离不开能力建设。发展中国家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国际社会应尽快帮助他们加强相关领域的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必须着眼于长远,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能力建设要舍得投入,国际社会应为此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泰国倡议建立的“志愿信托基金”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国际社会应还应加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合作,从根本上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

  主席先生,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我们必须认识到,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普吉岛会议是灾后重建的良好开端。

  减灾重建工作需要国际社会将承诺变为行动,确保援助高效、有序、持续进行。本次海啸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承诺援助资金已达40多亿美元,当务之急是援助资金尽早到位,展开重建工作。

  减灾重建工作应注重实效,根据受灾国的实际需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加强他们的参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经济。还要特别关注妇女、儿童和土著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减灾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科学与技术手段。这包括建立信息网络、早期预警系统、使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而且坚持下去。

  主席先生,

  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援助和民间捐助累计已逾12亿人民币,并派出大批救助和医疗人员。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受灾国人民的深情厚意。温家宝总理在雅加达会议上所做的承诺将会如期兑现。我们在中国国内已举行了多次有中国企业参加的有关研讨会,鼓励他们参与受灾国家和地区重建;我们已决定积极考虑减免重灾国到期政府债务;为帮助海啸受灾国建立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网,我们还在国际上提出了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区域监测、预防和评估机制的倡议;几天前,我们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介绍中方的经验,愿意与各方分享防灾备灾技术。

  主席先生,

  我们深深感受到普吉岛人民不屈不挠、重建新生活的勇气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受灾人民一定能够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